西蒙娜.韋伊:永遠與弱勢並肩的集中營倖存者

國際性別
Apr 11, 2024

--

李芳瑾/青平台永續民主研究中心研究員

女性身體自主權一直是全球性別議題的關注焦點,2022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推翻自1973年通過的「羅伊訴韋德案」(Roe v. Wade),裁定人工流產並非憲法賦予的權利,而將女性能否合法墮胎的決定權交由各州自行裁決,被視為美國婦運史上的一大挫敗。

然而,兩年後的今日,在大西洋的另一頭卻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今年國際婦女節前夕,法國國會就立法歷經一年半的「自願終止妊娠」入憲案召開兩院特別會議,最終以780票贊成、72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正式通過,此舉無疑是女性身體自主權的一項大躍進,也讓法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將此權利入憲保障的國家。

要談及此案,不得不歸功於半世紀之前,1974年出任德斯坦季斯卡(Valery Giscard d’Estaing)政府衛生部長的西蒙娜.韋伊(Simone Veil),她當年先推動國民議會大幅放寬女性使用避孕措施,待順利過關後,更致力於人工流產合法化。當時她站上議會發言臺,無懼於議事廳內大多數男性堅定發言的影像仍烙印在許多法國人心中,她說:「我深信,墮胎永遠是特例,是沒有其他辦法的最後辦法。…請務必傾聽女人的聲音,墮胎是悲劇,無一女人會為此心喜,它自始至終都是悲劇」。

時間推回三十年前,當時的法國還曾經有女性因私下為其他女人進行人工流產手術而被送上斷頭臺 。彼時,法國每年約有30萬個墮胎案例,許多女性甚至因為在衛生環境欠佳的私人醫療院所內進行人工流產而喪命。面對過去這段悲慘史,西蒙娜.韋伊無所畏懼的頂住各界的反對聲浪,最終在國民議會的表決上,以284票對189票通過《自願終止妊娠法》,結束法國女性冒生命危險祕密流產的時代,此役可視為法國婦運史上重要的一戰。

韋伊傳奇的一生曾被拍成電影《西蒙娜:世紀之聲》,片中講述她如何將集中營倖存者的經驗融入後續政治生涯中,改善了許多弱勢者的處境。在投身公共事務的生涯裡,西蒙娜.韋伊除了關心婦女人權,也同時關懷愛滋感染者及受刑人在監獄的權益。她對弱勢處境的理解與照顧,得回溯至其悲慘的童年生活。1927年生於法國猶太家族的韋伊,在二次大戰期間與家人在尼斯被捕。父親和哥哥被流放到立陶宛後一去不復返,而她與母親及姐姐則一起被流放到奧斯維辛集中營(Auschwitz-Birkenau),而後母親因為不敵傷寒死於集中營,最後韋伊與姐姐成為全家僅有的倖存者。

戰後返回法國的韋伊,進入巴黎政治學院修習法律,期望以所學來捍衛所有不公不義。她也在那裡結識了未來的伴侶、進入婚姻,而後生了三個孩子。然而在家照顧孩子的生活顯然無法滿足於始終關心公共事務的韋伊,幾度與伴侶溝通爭辯後,她才「爭取到」進入職場的權利。在任職司法部期間,韋伊對獄政、受刑人處境格外關心,經常造訪各地監獄。甚至在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期間,她也致力改善阿國女性在獄中遭受的非人道待遇。

動盪的前半生徹底影響了西蒙娜.韋伊的一生,也間接為法國、為歐洲帶來不同的氣象。1979年,她獲選為歐洲議會成立將近三十年以來的第一位女議長,韋伊曾表示,集中營的可怕經驗使她堅信歐洲團結的必要。她認為歐洲共同體的每一個成員國都面臨「維持和平」、「捍衛自由」與「促進繁榮」等三大挑戰。在1979年至1993年任職歐洲議會期間,韋伊始終致力於歐洲整合。

89歲那年,西蒙娜.韋伊終於不用再害怕夢見在零下30°C死亡行軍的噩夢,為自己不朽的人生畫下句點。2018年,馬克宏總統將韋伊送入巴黎先賢祠,在致詞時表示:「法國人民敬愛韋伊是因為她不畏抗爭,總是站在公正的一方,堅定地對社會弱勢伸出援手。」我相信,西蒙娜.韋伊此生所做的一切,都將是未來每一個歷史轉捩點的重要養分。

--

--

國際性別

國際組織性別議題、各國政策研析與特色人物介紹